:::

後疫金融主流 綠色回饋竄起

引用「2020金融趨勢關鍵議題-國銀綠色金融新焦點:歐盟新版氣候金融方案」內容

2020/6/9 下午 12:00:00

工商時報/陳碧芬

基於環境永續的綠色金融,國際學界憂心陷入新冠疫情黑洞,呼籲曾接受過紓困的企業界應在疫後回報社會,強化綠色環境並改變其商業模式。台灣金融研訓院亦以專案報告,分析歐盟新版綠能氣候金融監管規範,提醒綠色金融國際主流,未來應會影響到我國銀行機構的海外專案融資、聯貸業務,及壽險公司海外投資組合,資產管理公司的國際資產管理業務等。

已運作近十年的綠色成長知識夥伴平台(Green Growth Knowledge Partnership, GGKP)由國際級學者及意見領袖組成,在世界各地倡議綠色永續議題,針對此波疫情的發生,該平台一方面匯集各國政府的紓困措施及金融業的因應,另方面強力推動綠色數位金融聯盟(GDFA),以正面看待疫情帶給綠色金融的全新數位化發展。

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聯合創始人Alex Pentland在GDFA線上論壇指出,疫情流行極大地改變供應鏈的模樣,形成更加在地化和多樣化,在家工作和異地分組上班的模式也將更普遍,這代表各機構對實體辦公室及中央管理設備的需求會減少,金融業則會增生客戶因疫發生財務困難。

Paulson Institute副主席Deborah Lehr認為,疫後的經濟重建應視為「綠色復甦」的大好機會,繼先前紓困措施應導入數位服務般,現在政府應考慮要求被紓困的業者作到綠色復甦的政策規定,對未來永續進行投資。

歐盟在這部分率先作出行動,GDFA指出,疫情期間接受政府援助的歐洲公司,需依照歐盟最新規定回報其資金使用情況,歐盟委員會要求業者的措施與歐盟綠色協議目標相一致,即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,企業亦需說明實現綠色社會的可行作法。

台灣金融研訓院剛完成「歐盟新版氣候金融方案」報告,該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彭勝本指出,歐盟會員國在推動綠色金融業務可堪稱國際綠色金融業務領頭羊,各項綠色金融監管規範詳實且進程明確,此波疫情證明許多過往難以實驗的現象,如工業減排、交通運輸減量等,更讓領頭的歐盟更為積極,我方有必要深入研議歐盟新版綠能氣候金融監管規範,金融業的國際業務才懂得因應後疫市場。

相關文章

到頂部
搜尋